热搜: 保健品  周黑  烟台  海产品  黑作坊  奶粉  黑窝点  小龙虾  食品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玉米矮花叶病发生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3
    玉米矮花叶病又叫花条纹病、黄绿条纹病,病原为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一般可使玉米减产5%~10%,重发生年可造成明显损失。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以感染发病,以苗期侵染的植株症状明显,损失严重。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株高常不及健株高度的一半。病苗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小点或斑驳,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粗脉间形成几条长短不同,颜色深浅不一的退绿条纹,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因而又被称为花叶条纹病,病情进一步发展,叶色变黄,组织变硬变脆以至干枯。病株多数提前枯死,不能抽穗。

  玉米矮花叶病毒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或在某些品种的种子内越冬,成为重要初侵染源,有玉米蚜、桃蚜、二叉蚜等20多种蚜虫传播,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和汁液摩擦传播。发病潜育期在20-32℃时约7天,35℃以上时约4-5天。带毒蚜虫数量大、气候干旱、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重。春玉米发病一般轻于夏玉米,早播夏玉米轻于迟播夏玉米。降雨次数多、雨量充沛的年份,不利于蚜虫的迁飞和传播,病害发生轻。玉米杂交种比亲本自交系抗病。

防治措施:

  1. 栽培管理措施

  (1)种植抗病的优良杂交种,如鲁玉11、鲁单46、鲁单053、吉单321、植941、等。

  (2)调整播期,使玉米幼苗期避开蚜虫从小麦田向玉米田迁飞的高峰。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株销毁。

  (4)育苗移栽,可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明显。当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40%,出现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还可使用毒沙防治,每667㎡用40%乐果乳油50豪升,对水500升稀释后,拌15千克细砂土,然后把拌匀的毒沙均匀地撒在植株心叶上,每株1克。可兼治蓟马、玉米螟、粘虫等。ta name="ContentEnd" />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