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北京铭成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供应产品 » SafeStore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二合一菱形诱捕器
SafeStore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二合一菱形诱捕器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产品: 浏览次数:618SafeStore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二合一菱形诱捕器 
商品型号: SafeStore
产品规格: SafeStore
单价: 面议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7-01-18 19:31
  询价
详细信息
  SafeStore"二合一菱形诱捕器使用袋装膏状的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信息素和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信息素的混合物作为性引诱剂,能够同时引诱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2种害虫。每袋引诱剂可均匀分成10等份,挤兑到10个菱形粘虫板中,组成10套适合悬挂在储藏物空间环境中使用的二合一菱形诱捕器。因为该诱捕器具备同时诱捕监测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这2种害虫,所以其监测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有潜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害虫滋生的区域内,该诱捕器能够将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害虫视为靶标害虫定向监测它们是否存在。在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害虫成为严重为害之前,通过该诱捕器的监测,可以清楚的观察和判断靶标害虫的活跃程度和滋生的数量。可以说,"SafeStore"二合一菱形诱捕器是一个可供观察和判断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害虫是否发生的早期预报装置。

产品使用方法:
1、每袋引诱剂可均匀分成10等份,挤兑到10个粘虫板中,制成10套二合一害虫诱捕器。
2、打开包装后的引诱剂持续释放信息素气味达6~8个星期之久;作用半径为4~5米,相邻诱捕器放置间距为8~10米。
3、自生产之日起,未开封的引诱剂在10℃以下可储存2年。
4、菱形粘虫板可悬挂在烟叶仓库或卷烟加工车间的空间环境,推荐悬挂高度在1.5米~1.8米。

产品性能特点:
1、引诱剂的纯度高:高纯度的性信息素引诱剂诱捕害虫的效率高、捕获量大。
2、引诱剂释放方式科学:引诱剂气味始终保持均匀的释放浓度,而不受环境的温度影响。
3、引诱剂使用周期长:可以减少引诱剂的更换次数,降低使用成本。
4、引诱剂作用半径大:引诱剂散发气味的范围广,同等监测区域内使用诱捕器的数量少。
5、引诱剂保质周期长:未打开包装的引诱剂在10℃以下可储存2年。
6、科学的外形设计:粘虫板的外形款式设计合理,符合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规律,害虫更容易进入诱捕器内被俘获。
7、粘虫板的粘合力强:粘虫板上附着的不干胶涂层其粘合力强,保持粘力的时间久,粘捕害虫的效果显著。
 
产品使用策略:
1、根据害虫的生长生活规律和日常的工作经验,选择害虫可能滋生的地点作为监测位置、放置诱捕器,恰当的位置选择是监测害虫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例如烟草甲成虫善飞,每当高温闷热、或阴天、或在黄昏时,成群飞翔,四处活动,因此监测此类害虫时,不能因其属于爬行类甲虫,而将诱捕器全部放置在地面上。再如烟草甲成虫有负趋光性,喜黑暗,选择诱捕器的放置位置时,尽量放在转角处,柱子后面、货架的底部或底座、裂缝或缝隙的边缘处、以及灯光昏暗的商品堆放区域内。
2、诱捕器放置的数量应取决于待监测场所的建筑结构特点、商品货物的堆放情况或机器设备的码放形式,以及该场所的门窗和通风口位置等情况。在刚开始无从下手的情况下,将待监测区域划分成网格,将诱捕器放置在网格的节点上或是网格的中央位置,诱捕器放置间距一般控制在8~10米范围内。一般而言,较短的间距可以准确地定位害虫的滋生位置。待了解掌握害虫滋生繁衍的规律后,可以适当地调整诱捕器的放置间距和放置位置。
3、通风良好的位置有助于昆虫信息素或食物引诱剂的气味挥发扩散,但不能放在风道的位置上,也应避免放置在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内。
4、在卷烟生产车间内,诱捕器的放置位置应远离生产线。避免诱捕器引诱的害虫污染生产线上的商品。
5、诱捕器的放置位置应远离被监测场所的门窗或通风口处10~20米以外,以免将室外的害虫引诱到室内,干扰了正确的监测结果。
6、当诱捕器内引诱剂超过了有效期时、或是诱捕器内的不干胶上粘满了害虫、或是不干胶上落有很多灰尘影响粘虫效果时,应及时更换诱捕器。每次更换诱捕器时,应尽量避免监测位置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方便统计比较一年时间内害虫的滋生情况。

不使用"SafeStore"二合一菱形诱捕器监测烟草甲和烟草粉斑螟害虫的弊端:
1、虫害发生初期或虫害密度较低的时候,虫害是否存在不易被发现。
2、难以评估虫害发生的程度和和虫害所造成的相应的经济损失。
3、因为不能客观准确的了解虫害发生的情况,因而无法采用正确的治理方法或制定行之有效的害虫控制措施。
4、采取某种害虫治理或控制措施后,不能客观准确的掌握害虫防治效果,也无法评估所采用的措施是否恰当。

询价单
0条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