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食品饮料行业从内到外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动。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塑,国内零售商业环境也在经历着重大变革,中国特色新零供关系即将形成,消费分级更加明显。在科技、互联网等因素驱动下,全球信息流、供应链、渠道,正在以一种平坦化的方式呈现在每个利益相关体面前,空间的界限正逐渐缩小甚至被打破。
新食品时代下,食品饮料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竞争形势愈发诡谲多变。消费需求的变迁、渠道的巨变、产业的数字化、全球市场的发展,会给产业生态带来哪些挑战?品牌又该如何顺应局势的变革,实现稳步发展甚至突破增长困局?
5月9-11日,由Foodaily每日食品主办的Foodaily FBIC2024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与Foodaily创博会同期)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产业链突围,共创新局”为主题,希望以此作为创新交流、资源链接场域,产业核心决策人齐聚这里,探讨在食品新消费下半场,企业该如何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寻找从复杂的产业链生态突围、创造新局面的有效路径。
5月9日,全体峰会邀请到行业优秀企业代表与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围绕零售业变革、数智创新、场景造风、国牌出海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一同探讨国内食饮品牌创新破局的新解法。
亮点抢先看:
1、在国内零售环境发生大变革的背景下,品牌该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2、科技、AI快速发展,数智化发展新生态下,品牌能如何从产业链中突围、创造新局面?
3、信息碎片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场景营销快速触达用户实现高效链接?
4、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出海品牌如何有效触达海外消费者,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的经营增量?
1开场致辞
Foodaily每日食品CEO王晓玲:
食品饮料行业如今的发展局面,依然是复杂而极具挑战的。复杂的消费分级、消费需求,相对过剩的供应链,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还有渠道的巨变、全球协作的割裂。
对此,我们今年提出「产业链突围,共创新局」的主题。这里提到的产业链包括前端产业供应链和后端渠道链。在复杂的产业链里突出重围,我们从观察者的角度给出“共创新局”的解法:去构建全产业链友好的协作组织形态和全球经验、创新、资源互通与利益共享的企业生态,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品牌矩阵和产品组合,让创新成功率更高。
用媒体的视角发现与筛选产品,透视产品,传播、表彰和链接产品,是Foodaily一直以来的初心和坚持。我们致力于把“全球创新产品体验”与“食品开发者大会”融合,让大家能在这个场域中深刻感受到新品与创新灵感的浓度,让这里成为产业创新的风向标。我们希望成为新概念、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牌、新营销发布的阵地,让中国食品产业的资源链接更高效。
益普索中国事业部群董事总经理饶峥(老大卫):
在新消费时代,我们正在见证消费群体的显著变化。
受互联网、社媒影响巨大的Z世代更倾向于追求快速、有个性的消费体验,对品牌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要求更高。单身族的崛起带动了便捷高品质食品市场的发展,追求更细分的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连接。活力四射的中老年群体不断拓展健康食品的边界。圈层消费者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围绕特定兴趣和生活方式的细分市场的潜力。此外,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值得重点关注,他们的崛起,既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品牌提供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和巩固消费者的宝贵机会。
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细分化。一方面,高端消费者更成熟,催动精品和定制化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消费降级,追求平替。同时,消费者对食品饮料有了更多情绪价值的期待,要求产品和服务能提供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个人认同。
从B端看,企业策略和打法也同样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线上线下融合成为零售新打法的标准配置,比如线上社交平台的前置种草、线下快闪店、甚至是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所创造的全新购物体验。
2消费产业链变革与模式升级下的企业创新发展之道
科尔尼管理咨询全球合伙人刘晓龙:
中国消费趋势经历了四大拐点:消费筑基、消费升级、多元消费和消费重启。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市场将从高歌猛进、水涨船高的增长时代,进入到精耕细作、增量捕捉的Delta增长时代。
DELTA增长时代表现在五方面,D是Diversifled,代表需求分化;E是Evolutional,更替加速;L是linked,边界突破;T是Transformed;还有AI—powered,科技赋能。
Diversified需求分化:传统的E型消费形态改变,未来中国消费将呈现向高端奢适和低端性价比的K型需求分化趋势,传统“大单品吃遍天”的模式已跑不通,需以用户细分需求为中心来构建产品矩阵。
Evolutional更替加速:动态来看,中国消费市场处于关键修复期,行业格局变革更替加速,企业需洞悉跃迁规律、踏准增长共性。
linked边界突破:存量时代,固有生意大盘难有增量,企业开始主动突破边界,或是邻近翻墙,或是降维打击,以寻找新用户、创造新品类。
Transformed链条重构:产业链供需两端挑战不断加剧,产业链整体提价能力变弱、利润变薄
AI-powered科技赋能:消费品企业开始拥抱AI技术,赋能提效产品链段到端环节。
基于Delta时代的五大趋势,科尔尼提出15个核心建议,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高韧性增长,包括加速需求满足、激活增长抓手、挖掘消费场景、提升企业韧性和技术价值落袋。
根据科尔尼调研,消费时代的增长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完整回暖,在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DELTA增长时代,增长都是要承压的,可以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来看到哪里承压,需要做的是用15个应对方案实现突围,看到更多突围和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3零售业大变革与品牌商的应对
上海商学院教授、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
近年来零售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疫情影响造成国际供应链分工管理的变化,不同地域模式的竞争和价值观的差异造成地域政治的冲突,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市场、零售商给品牌带来了更多压力,要求产品品质提升但不能提价。
这种品质上升、价格下调的消费左移模式下,要下决心做供应链各环节的调整和提升,只有把产品力做起来了,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成品牌的护城墙。很多产品开发的决策者会过分注重网红、爆品概念,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中国零售业还是要把新零售革命进行到底。
还有几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国内的零售模式正从货架出租经营模式转向自主经营;零售商品牌经营正快速向商品自有品牌发展转变;商品经营和品类管理向消费者、消费场景体验转变;折扣化低价前提是品质突出消费者情绪价值的满足;价格带管理向核心顾客价格区间配置多少商品数转变;商品结构设计向减品和缩SKU数转变;批发系统在变革。
基于零售商业的变革,品牌商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消费者研究要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企业组织变革要设立消费者数字化专门的研究机构;
3、做对商品;
4、选对渠道——标准是高效率;
5、优化调整销售政策——要变革KA制度;
6、促使经销商、代理商和批发商向配销服务商转变;
7、多品牌策略应对零售商的定制化;
8、区分增量零售商和存量零售商,并制定不同的销售政策;
9、产品开发的趋势性和定型性数据信息的多元化渠道获取。
针对出海美国市场的中国食品企业,美国零售市场存在“以线下为主”、“食品零售各业态都在扩充国际食品品类”、“有中国食品规模的基础销量”等特点,国内品牌在进入美国市场时,要考虑当地的法律限制,并以差异化可互补的品牌为基础,组建品牌商联盟为其提供Broker深度服务模式,快速进入和渗透美国主流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4数智创新驱动品牌深度进化
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
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作为国民品牌,伊利坚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秉持着创新引领的思维,致力于通过强化创新变量,不断在产品和服务上寻求突破,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以数智化增量提升品牌竞争力。
对品牌来说,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结构持续不断的变化是挑战,而所有的挑战中都孕育着丰富的机会,伊利希望实现可识别、可分析、可触达和可运营的健康的消费者关系。
面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品牌需要构建真正的数智化能力,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提升品牌体验。伊利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保持创新节奏,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一是产品和服务创新,二是营销互动创新,三是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最后是品质和供应链创新,不断地提升在各个关键领域的数智化能力,持续打造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数智伊利”。
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伊利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系统,实现了对电商平台和关键品类的实时市场扫描。其次是构建和消费者直连的DTC体系,直连1.5亿的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链路中,在多个节点全面植入了人工智能能力,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和决策式人工智能能力,不仅显著缩短了产品创新周期,还可以推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服务全球消费者,仅靠一家企业很难完成,需要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所以伊利不断地编织数字生态网络,以消费者为导向,实现消费者价值、业务价值和生态价值。
5圆桌 | 产业链突围,如何共创新局?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张葛健 :
在经历了狂飙增长期与冷静退烧期后,新消费品牌该如何回归产业链生态的核心价值,实现突围?
通用磨坊国际事业部副总裁 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苏强:
中国市场有巨大的人群和产品细分的机遇,对新消费品牌来说,这是中国市场独特性带来的机遇。面对机遇,要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无论是性价比、质价比还是便利性优势,都要与消费者有心智上的连接。但做食品最重要的,还是要守住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底线。
通用磨坊以“创造让世界喜爱的食品”为宗旨,遵循在增长中持续创新的价值观。其中,我们特别重视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在保持优质原料、成分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整体运营中去除低附加值活动,才能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让产品具有高性价比。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
消费品本质是三种东西:交付产品、以用户为中心,以及把产品和用户进行串联。品牌、运营、组织、渠道等其他的东西都只是把这两者进行连接,关键在于连接产品和用户的链条变短或是变得更高效率。如果消费品企业在源头端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或者没有缩短生产和消费端的链条提高效率,都难以在市场上站得住脚。
企业在发展的初始,就要有以终为始的长期发展的愿景,要敢于有想象力,否则就容易临时抱佛脚,永远只解决眼前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以无与伦比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未来,不论其他行业怎样发展,食品饮料行业都会一直伴随人类的全周期。只要我们能做出比别人更好、更具特色的产品,我们就能拥抱未来。
十月稻田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兵:
我们在2010年就开始做“十月稻田”品牌,因为农产品要品牌化,要有附加值。我们这类产品很难进商超,所以就抓住互联网的机会做线上渠道的深耕和运营。2016年,我们赶上了中国的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渠道变革的风口,在消费者心中构建起了大米品类中的品牌形象,前段营销极大反哺到了供应链的生产。我认为产业链的突围要重视品牌化和全域营销,依靠品牌拉升才能完成全链路的突围和打通。
今天的快消品企业很难,要做渠道、信息化和组织能力建设。信息化确实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十月稻田从脱颖而出到如今的成果,都得益于对全渠道深耕和不断渗透的积累。
莫小仙董事长 王正齐:
很多行业的渠道被垄断了,需要新渠道的变革才能诞生新品牌。但新渠道的产品生命周期往往非常短,如何利用渠道变革的机会、如何洞察消费需求,这些环节对新锐品牌的发展都是充满挑战的。产品能做起来不单是供应链的问题,还要有组织管理各个环节的系统体系。
一个新品牌没有体量很难构建供应链,有体量后是否建立供应链也是艰难的选择。因为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短,也许建好供应链后,产品就不好卖了。
虽然小企业很难,但小企业也有发展机会。很多大企业不愿做太细分的生意,内耗严重、难以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利益,这些大企业抢占市场的问题和困境,反而是小品牌的机会。小品牌们可以在多元的渠道中抓住机遇。
金句:新渠道的变革能诞生新品牌,但要做出长周期的产品,还要有组织管理各个环节的系统体系。
6重磅|Foodaily每日食品年度消费场景发布
Foodaily每日食品创始人曾新:
我们刚刚公布了2024每日食品年度消费场景,这也是我们连续第六年公布预测中国食饮年度消费场景,期待与产业决策人、产品创新人一同从中发现创新机会和生意增长点。
过去6年,我们见证中国食品行业的跌宕起伏,从大量新消费品牌涌现到迅速出清,产业充分供给而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最终都应该回归人的本性,回归产业的本质,从的人需求变化中寻找创新和营销的新解法,这也是我们持续研究中国食饮消费场景的缘起。
不同时间、空间、情绪、情感下的需求和痛点,诞生不同的品类创新机会。就是品类裂变的机会来源。打破品类思维惯性,通过发现、创造、抢位新的消费场景,唤醒消费者需求,是形成品牌增量的有效路径。
在2024年十大年度消费场景中,我们从人群结构变化、时代情绪、社交关系、新健康4个维度拆解出几个核心洞察:
1、人群结构变化叠加需求分级,带来新的增量场景。这些消费主力对更好生活的持续追求、情绪情感的需要以及日常饮食品类的健康刚需升级,会带来健康预制调理食品、老年人群膳食等品类新机会。
2、食品饮料的消费场景从功能、强目的需求向情绪、体验需求演进。我们认为年轻人情绪宣泄的需求会在职场反倦充电、发疯治愈、户外野趣等新消费场景体现,催生能量型食品饮料、情绪型食品饮料以及户外氛围感食品饮料等品类的关注。
3、社交关系的变化带来新的食饮场景需求,当代人在构建新的过节体系,体验型社交消费受到关注,聚会型食品饮料、主题定制型食品饮料会逐渐成为趋势。此外,传统送礼文化更加日常,烘焙点心、土特产等具备新奇特、健康感、文化认同感的品类,会成为新兴送礼品类。
4、健康生活方式的演绎呈现出两种消费场景,把健康饮食观念渗透日常的“轻食慢养”,和以功效性、科学性为主导的“严肃营养”。参照日本市场的发展路径,日常健康饮食品类的开发与健康管理食品的开拓,都存在高度细分的赛道机会。
7场景造风——开启小红书“食”力新营销
小红书商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群总经理米欧:
截至今年,小红书已经有3亿的月活,平台上活跃着大量的年轻用户。这些年轻用户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通过优质内容的分享,推动了多巴胺、citywalk等趋势的流行。
当下,食饮消费者的需求更多依托“场景激发”,场景营销成为食饮品牌竞争破局的关键。小红书作为热点场景的趋势策源地,在不断满足消费者美食灵感的同时,也能由此带动广大食饮品牌合作伙伴穿越长周期,在小红书挖掘、乘风或共创热点场景,携手正在崛起的小红书食饮用户人群,借力小红书社区内容能够高效响应趋势、快速升温场景价值的独特优势,持续洞见并实践未来场景营销的更多可能。
要想做好场景精准戳中消费者,需要把握以下核心因素:
1、深刻的用户洞察,借助年轻人在内容方向、趋势方向上的分析和解构,找到用户购买产品的真正动因。
2、借助核心人群优势破圈,找到动因后结合核心人群需求能够事半功倍。
3、链接好产品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的链接,要与人群需求、趋势结合。更细化的人群需求与趋势和产品需求的链接,能使产品价值放大化。而小红书就是这样的场域,能够更好地链接人群、趋势、产品,帮助好的食饮产品实现好的产品营销,做好赛道突围。
8回归消费者价值 创造韧性增长
上海江崎格力高总经理加藤巧:
格力高主力品牌百醇,以独有的棒状技术注入巧克力酱,并在口味方面做出突破,得以在当时以夹心饼干为主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从2005年上市到2015年都实现了销量的正向增长。然而,我们在2017年发现:格力高有百奇、百醇、百力滋三个饼干品牌,消费者的普遍认知仅停留于百奇外部有巧克力涂层、百力滋没有巧克力涂层、百醇是巧克力注心的棒状饼干,除形态以外很少对品牌本身尤其是百醇有清晰的品牌认知。
品牌要针对怎样的人群作怎样的定位,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为百醇设计了“醇享轻松时光”的定位,针对16-34岁工作忙碌压力较大、有放松需求的人群。明确人群后,我们就更容易看到人群需求,关注到年轻人群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以及肠胃健康的痛点,从健康升级出发做了品牌的全新升级,加入全麦粉让产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并依据目标消费者喜好调整了包装设计。
在健康问题中,消费者还常常对皮肤状态不自信。对此,我们选用了烟酰胺成分作为产品对策,并在口味开发时与天猫创新中心合作,结合产品人群的口味需求,推出了“花果百醇”的子品牌。
此外,我们还关注在职女性群体,这部分人群生活压力大,情绪、情感问题是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基于此,我们在产品中加入GABA成分,搭配令人放松的抹茶成分和口味,于2020年推出了茶风和风系列。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导致的失眠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在2023年发售了“醇睡猫”系列,加入了茶风和风系列近10倍的GABA成分,以及有助眠功效的茶叶茶氨酸,改善消费者有效睡眠和深睡时间不足的问题。
面对变化的消费者,我们旨在给出相应的产品和沟通的回应;但始终想通过百醇传递的核心价值是,希望消费者在忙碌生活里用百醇给自己一个犒赏。
9AIGC重构品牌内容新生态
特赞科技Tezign解决方案业务VP潘玮芊:
这几年,我们有一些从品牌经营视角出发的新的观察。从消费端看,消费者更多地通过内容去认识品牌和产品;从品牌端看,内容触点从以前的线下门店不断往线上拓展,不少品牌也在往海外的社媒铺设自己的触点。能够看到,无论是内容触点、内容类型和内容速度都在成倍增长。
通过内容数字化,我们能知道产品和内容之间连接的关系、内容与人群之间连接的关系,以这样的数字基建更好地支撑品牌场域里的经营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人工智能的参与,来帮助内容数字化工具变得更快速和高效。
在内容生产和流转的过程中,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参与其中?
通过人工智能参与结构化的内容创作,品牌各个渠道所需要的图片、视频能通过更高效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并最终去往不同的平台触达消费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的生产过程是更高效的工作流,通过提取品牌过往的内容经验,设计重组,最终产出新内容。不仅如此,除了创意场景、渠道宣发、产品上新的内容,我们还会有更多营销场景的内容需要都能以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呈现,且整个周期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为品牌节省很多时间。
除了生产环节,我们也要关注产品在供给消费者时,内容供应能否跟上产品供应。从生产者生产出来海量内容到内部对应审核,到消费者对内容反馈形成数据,再回到生产团队形成新的创意和策略,最终完成了生产到流转到体验的闭环。
其中,数据的连通是非常关键的。当品牌将商品、内容、人群的数据在同一个场景中实现了关联,不但能通过标签的方式更高效的管理和投放,还能清楚的呈现消费者对内容的反馈。
过去七年,我们实现了与食饮、美妆、鞋服等200多家头部企业内容生态基建的搭建。我们的产品能力矩阵也持续围绕内容和人工智能展开。我们相信,内容生态的数字化智能化是每个品牌都需要持续长期建设的领域。
10AI浪潮下的智能电商
百度电商商家策略负责人赵晨:
在生成式AI如火如荼的情况下,电商有什么样的变化?
2022年12月,在大模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百度电商正式成立,希望能举起智能电商的旗帜。
在过去,传统电商主要依赖决策式AI技术,只有识别和判断的功能。随着大模型的出现,决策式AI向具备演绎和创造功能的生成式AI发展跃迁。电商的核心是做两端效率的提升:一端是用户体验方面,提升用户购买效率和决策效率;另一端是商家方面,为他们提升经营规模并降本增效。因此,我们围绕这两端,去年推出了对话式导购和全新数字人的核心产品。
过去,消费者了解商品的过程是繁琐费力的,而智能导购能显著提高这个过程的效率。比如,消费者想要购买无人机产品,从无人机知识、到适配型号,各种细分需求,依赖智能导购能够精准、快速地锁定最终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提供1v1的选择对比,帮助用户最终高效决策。
从货架到内容,再到AI支持的智能电商导购,是未来AI购物方式的变化。要想实现这种购物方式,背后需要体系的建设。例如,自然语言理解的背后,具有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等沉淀多年的知识图谱支持。除了C端的体验,在B端,百度数字人主播能通过自然的语言表达、全面的产品展示、24小时不间断直播、以及全托管的自动互动问答,提升直播间效率,帮助商家的直播运营成本降低80%以上。
百度电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策略,能全方位支持优质商家的经营,助力品牌在“卷且难”的经营环境下找到全新的增长点。
11圆桌|新战场:突围全球岛链,国牌出海下半场
36氪出海联合创始人郑胜浩 :
近年来,品牌出海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点,想请嘉宾们分享下对出海的看法?
金多多食品集团董事长马恩多:
从宏观角度看,食品品类出海在全球化过程中会面临政治、疫情、关税等方面的影响。从微观看,产品出海需要做好当地的本土化营销。能否在当地扎根,让当地消费者复购,构建好本土化的人才,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工作。同时,在做跨境电商的时候,不同于3C产品,食品是需要检验检疫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质期、国际物流成本都会产生挑战。
对于品牌出海的方法论,我认为要以终为始来思考全球化的布局,品牌出海的尽头是本土化。品牌要想出海并在当地扎根,可以选择品类最大的海外市场,金多多选择了糖果市场最大的美国市场,成为了美国主流市场的唯一中国品牌。在东南亚本土化,可以尽快实施供应链的本土化。
金句:品牌出海,要以终为始来思考全球化的布局,出海的尽头是本土化。
嘉御资本消费出海基金董事总经理任广:
出海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国内市场竞争太卷太激烈,海外有50多亿消费者的市场,商品的丰富度不如国内市场。
但同时,出海和做海外业务的门槛和壁垒也要比国内市场高很多。除了国际政治风险,国内品牌在做海外业务时还会涉及到当地的竞争规则。以跨境电商为例,商家在亚马逊上做生意,要遵循亚马逊的平台规则,不能刷单,不能向消费者索要好评。亚马逊平台上有很多保护商家和保护公平竞争的规则。在2021年,很多亚马逊中国卖家都因为违反平台规则,导致封店或现金库存扣押。
此外,海外经营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做针对性的经营、营销动作。比如在国内做电商的跨店满减、平台促销在海外都很难行得通,他们最接受直接打折、满减的营销活动。在海外,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听品牌的故事。
金句:品牌出海,一是产品要好,二是要发掘品牌背后的故事,以本土化的方式传递给当地消费者。
日日煮CMO Herbert Law:
大部分人理解的出海是把中国品牌推向国外,但我认为采用中国和亚洲各地的技术和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或控制成本,把供应链打通,这也是一种出海。
日日煮在海外市场做的预制菜种类是亚洲美食。虽然中国企业对亚洲美食品类肯定会比外国人更熟悉,但面向海外的产品研发仍然要重新学习。就像中国人喜欢的披萨和意大利人喜欢的披萨不一样,海外消费者喜爱的饺子也和国民喜爱的饺子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地消费者、当地文化相应地调整产品。
我们在海外的布局主打美国市场,因为亚洲美食在北美市场近年比较受欢迎,同时受到亚洲文化崛起的影响,更容易接受亚洲美食。
泡芙传媒CEO张明驰:
海外还有大量的市场空间没有被品牌覆盖,我认为现在是“品牌出海正当时”。
无论是内容、电商、还是平台玩法,中国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层面都是比较领先的。在食品行业,海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对中国品牌有一定的威胁,但从商业模型、流量内容变现等维度来看,中国品牌已经非常高阶了。在当下的出海风口利用好中国的模型 ,能分到海外市场的大蛋糕,这也是我们帮助企业在海外实现生意转化的契机。
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不能直接采用从电商到内容的惯用思维。微信支付等在中国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海外市场显得很陌生。
其次,在国家和地域的选择上,很多品牌会认为欧美市场的利润空间更大。但基于我们服务的案例来看,在东南亚,以越南为例,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智能手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整个国家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习惯都更符合中国电商打法和品牌出海的延续思维。
12特别策划:全球创新品鉴
「全球创新品鉴」是Foodaily FBIC每年备受好评的核心创意策划板块,被无数品牌和产品决策人评为“灵感掘金地”。
今年,Foodaily继续基于“全球视野,本土落地,创新解决”的理念,从28个国家和地区220,000多款年度上新产品中严选出3,000多款创新产品,并将现场划分为品类创新展组、趋势洞察展组、新XIU品牌展组、消费场景展组、热点主题展组五大块区块,从产品、品牌、品类机会三个层次,结合Foodaily研究院独家创新亮点解读,帮助大家渐进式汲取创新灵感。
在全球创新品鉴展组现场,我们与小红书共同沉浸式还原年度十大消费场景,深度拆解和洞察场景消费需求,并带来300+全球创新产品案例与本土创新品牌案例,为品牌产品创新、营销提供思路,帮助品牌发现趋势场景下的品类机会和场景营销思路指引。
以产品为起点洞察全球创新趋势的逻辑,只有在Foodaily全球创新品鉴可以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