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王静教授-21 种不同小麦品种5-n-烷基间苯二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保护作用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0
核心提示:21 种不同小麦品种5-n-烷基间苯二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保护作用机制
   王 静   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院长
 
  王静教授目前担任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食品学会副理事长。2003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主持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她先后荣获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奖励和称号。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功能因子与功能食品、食品化学与谷物加工。
 
  报告题目
 
  21 种不同小麦品种5-n-烷基间苯二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保护作用机制
 
  摘 要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21 个主栽小麦品种并对其样品中5-烷基间苯二酚(5-n-alkylresorcinols,ARs)的特征成分及含量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其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具体结论如下:ARs在小麦中的含量范围从697~1732 μg/g不等且由5 个不同的同系物构成。其中以C19:0和C21:0最为丰富,其次是C17:0、C23:0和C25:0。此外,ARs能够显着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mRNA水平表达。进一步机制解析表明,ARs是通过显着地抑制(IκBα)激酶磷酸化进而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核入位及其激活并阻止JNK/MAPK信号通路激活来发挥作用的。此外,ARs不同同系物单体抗炎活性比较证明C17:0是主要的活性成分。本研究结果可用于促进小麦及其副产品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