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部 副主任
吴亚君,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本科学位;2002年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一直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从事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和真伪鉴别工作,2014—2015年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作访问学者。已主持多项国家课题,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于食品全产业链食品产品质量判别技术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关于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 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关于食品真实属性和蛋白质鉴定技术研究以及其他类型的研究项目。
吴博士主要致力于采用DNA和蛋白质分析技术进行食品的真伪鉴别,如肉、蜂蜜、蜂王浆、谷物、果汁、奶制品、食用油等,这些方法已应用于政府实验室市场监管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质量控制等方面。目前,她正在开展一项结合数字条码技术和实验室分析数据库相结合构建食品追溯平台的项目。她目前于《Journal of Food 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Food Chemistry》等食品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 项;制定国家标准10 项,行业标准50余项。因为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经济利益方面所作的科研工作,她被授予3 个北京科学进步奖,3 个中国食品科学协会奖和5 个国家质量检验科学奖等。目前她还是ISO/CASCO/WG49工作组成员、国家芯片技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医学检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报告题目
多种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食品检测领域
摘 要
食品掺假和食品质量低下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鉴定和质量评价方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保证食品来源的真实性、产品和质量,而且有利于保护敏感人群远离食品过敏原的危害。但是当今农业和食品工业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种类极其繁多,分析检测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使用基于不同理论具备不同优势的测试技术。事实上,多种技术的联合正成为解决食品真伪和质量问题的趋势,尤其是遇到一些不能通过单一指标或手段判别的问题。我们团队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即食品真伪的快速鉴定、食品生物源性成分的DNA确证、食品质量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确证、食品产地的稳定同位素指纹图谱确证。采用的技术有:快速蒸发电离质谱(rapid evaporative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REIMS)、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基因条码(DNA barcoding)、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al-time PCR)、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同位素比质谱仪(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er,IRMS)等。在这次报告中,我们展示了一些代表性研究工作,例如REIMS技术快速识别肉类和水产品、标准化的基因条码技术准确测定食品中已知和未知的动物性物种成分、毛细管凝胶电泳技术(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CGE)判定牛乳和乳制品的质量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