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研究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主要从事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防控研究,重点关注基于噬菌体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防控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标准及省自主创新等多项基金项目,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cientific Reports》、《Food Microbiology》、《Food Control》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 项,荣获江苏省优质专利奖及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及“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
报告题目
多价噬菌体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保鲜应用及开发前景
摘 要
李斯特菌((Listeria)是一类能够引起动物和人体李斯特菌病的革兰氏阳性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最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已将Lm列为必检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期研究表明,Lm在即食性(ready-to-eat,RTE)食品中污染尤为严重,因此加工环境中Lm污染控制尤为重要。面对目前日益增强的耐药等特征,有效的控制和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收集2016—2018年分离自加工环境中的71 株Lm,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 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并采用PCR鉴定11 种耐药基因(tetA、tetM、tetS、ermA、ermB、ermC、mecA、aac(6’)-Ib、van A、van B、cfr)。结果表明:71 株Lm对庆大霉素(11.27%)、氨苄西林(4.22%)、头孢他啶(98.59%)、环丙沙星(97.18%)、四环素(21.12%)、红霉素(15.49%)、林可霉素(92.96%)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敏感。其中以耐受3~6 种抗菌药为主,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基因检测表明四环素类tetA、tetM为主要耐药基因,, 检出率高达50%以上;其次为红霉素类ermA、ermB、ermC,检出率约11%,氨基糖苷类aac(6’)-Ib的检出率为5.63%。结论:加工环境Lm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并不完全一致,从而表明加工环境中存在影响Lm耐药性因素,同时为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防治及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其对防腐保鲜剂的耐受性,开展了针对加工环境的Lm噬菌体污染研究,通过对分型宿主进行噬菌体的筛选,鉴定并获得的李斯特菌噬菌体vB-LmoM-SH3-3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其不仅能抑制Lm,还能同时抑制作为耐药基因储存库的L.innocua及L.welshimeri,裂解范围高于95%,拥有136 kb双链基因组,仅107PFU/mL就能够有效抑制Lm的生长,同时崩解李斯特菌形成的生物膜,其在三文鱼及橙汁的抑菌评价中显示出潜在的生物防控能力,是新型抗菌剂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