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预测微生物学、蛋白质组学、风险评估研究工作。2004—2009年于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完成食品微生物专业博士和博士后工作。发表6 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4 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植物性微生物在多重栅栏压力下的非热失活。首先报道了温度是控制植物性微生物非热失活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现象,并揭示了在有害环境下,非致死温度对植物性微生物的失活率影响并不依赖于微生物的物种。并以可靠的证据进一步研究了在低酸和高盐的环境下,单增李斯特菌细胞的生理,基因和蛋白变化并揭示了其潜在的防御机制。自2010年起成为国际食品微生物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影响因子3.425)编委;《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协会永久会员、上海食品微生物委员会委员、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中国及东北亚分委会委员、北美食品保护协会中国委员会(CAFPNA)等。先后多次获得国际嘉奖,于2009年3月在第十三届澳大利亚食品微生物大会上荣获年轻科研工作者奖;2007年9月在第五届国际食品预测模型大会上荣获论文最高分4.7/5.0;2006年7月在澳大利亚微生物协会年会上荣获碧迪奖。参加多达36 次国际会议,其中组织和翻译4 次国际会议。
报告题目
预测微生物学/风险评估和一个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摘 要
食品的贮藏和保鲜应用了多重经验和技术提供一系列的“栅栏”用以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和存活。本预测微生物学研究将应用低酸碱度和低水分活度的双重栅栏,观察其在抑制生长的条件下,温度是控制植物性微生物非热失活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现象,并进一步解释非致死温度对植物性微生物失活率的影响并不依赖于微生物物种这一发现,从而揭示单增李斯特菌在非热失活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蛋白和基因,进而在分子以及尤其在代谢水平上阐述并进一步完善其非热失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