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刘树滔教授-口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活性及其可能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3
核心提示:口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活性及其可能机制
   刘树滔 教授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所长
 
  师从食品生化界的饶平凡教授(中国)、加藤昭夫教授(日本)。
 
  研究方向:
 
  食品与药物生物技术、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近期致力于食品与中药来源的活性分子对消化道屏障的作用研究。
 
  1992年以来长期从事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工程方面的研究。近10年特别聚焦于抗氧化相关蛋白质与酶(如胶原蛋白与SOD)、生物分子(如黄连素)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功能食品因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同时继续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分离纯化与表征。
 
  报告题目
 
  口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活性及其可能机制
 
  摘 要
 
  背景和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由于担心其在口服过程中可能被消化道降解,而不难以用于食品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口服SOD的体内生物活性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和结果:I、II型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CIR)和四氯化碳所致肝炎大鼠口服Cu/Zn-SOD。对糖尿病相关指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减轻CIR大鼠的相关指标,改善其神经行为,恢复血清转氨酶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减轻慢性肝炎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模拟胃液处理2.5 h后,只有1.0%的SOD存活,而SOD活性的总增量高于口服Cu/Zn-SOD,且Mn-SOD mRNA水平在脑、肝和心脏均有升高。口服给药比灌胃给药有更好的降血糖效果。
 
  结论:口服SOD可能被胃液破坏,但能有效减轻高血糖、CIR和慢性肝炎的症状。这些结果提示SOD在食品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其蛋白酶降解产物、或者在消化道中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新的机制。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