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可以在生活、生产中许多领域发挥价值,尤其是可以为食品安全溯源提供保障。论坛现场,于佳宁在作题为“区块链在推动产业发展以及在食品追溯中的作用”的主题演讲时表示,区块链本身还属于发展阶段的早期,应用还没有全面地展开,但是在未来三年里面会爆发,在更多的经济领域会落地使用。传统的技术最本质的缺陷在于超级管理,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无法实现信息化的问题,整体性的改变了原来的协作方式。区块链的应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去中心化,分布式的不可逆的数据,不可篡改信息,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操作改变其中一个信息,一个数字,一个图片的数据,也不可能对别人已经写好的信息内容进行干预。
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王微现场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危机应对”等相关问题做了分析,他表示,有三个显着的标志证明互联网危机时代的到来:一是危机所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二是大V和自媒体的崛起;三是企业遭遇危机后的死亡率越来越高。企业如何成功地处理危机?在王微看来,要具备四个条件:危机意识,良好的公共关系氛围,建立预防危机机制,正确应对危机的策略。
“我国每年生产60亿只鸡,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国。”黄建明指出,白羽肉鸡在保障食品安全、国家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已经成为了中国畜牧业的典范,另外,白羽肉鸡是国际化的产业,因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肉类食品就是白羽肉鸡,每年出口50多万吨到日本、欧美等一些国家,倒逼了企业产业升级,技术升级,质量严格管控,达到了国际化的标准。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圆桌论坛,湖北周黑鸭质保中心负责人张春彦、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监察部总经理夏忠悦、北京爱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柯尊义、大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上海长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卢允红参加论坛并以“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为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
参加论坛的企业代表分别从监测、溯源、风险防控、电商供应链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解读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问题,提高了大家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增强了企业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多方响应,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是中国食品工业走出去的历史新机遇,如今,国内食品企业纷纷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有效促进了国内外食品贸易的交流发展。
11月14日上午,在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协作论坛上,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黄德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刘龙海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黄德海在作“一带一路”食品与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主题演讲时指出,企业要重视社会价值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一带一路”沿线食品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但凡是成功的企业,多数是比较注重社会价值的企业,凡是出问题的企业,多数是一味追求市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企业,摆平企业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关重要。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口味虽然不一样,饮食文化不一样,但是对安全方面的需求几乎都是一致的。所以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国强就构筑食品安全智库共同体、智库助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给大家作了分享,他认为,中国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智库提供智力支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是一项可持续的工程,食品安全要发挥智库的作用。
刘龙海作“如何使用科学管理手段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主题演讲时强调,做好食品安全并不是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成本增加,而是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让企业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终端都可以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真正的把食品安全做好。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圆桌论坛。北京饭通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永法、中链区块链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洋、北京中海建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盖树沅、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礼学绕在“一带一路”机遇下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参与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此次圆桌论坛,推动了中国食品安全发展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共治共享,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味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