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粮油企业、投资公司、期货公司近五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粮油脂董事长、中国粮油董事长、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会长董巍先生宣布论坛开幕。
在本届论坛上,行业领导者及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粮油产业发展之路与市场变化趋势。
时下贸易战局变幻莫测、国内产业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几乎每一个从业者都在今年的经营和交易中感到迷惑和挑战。让我们来聆听业内大咖们如何解读当下时局:
程国强先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程国强先生在演讲中提及:
中美贸易战的性质是美国重塑国际经济体系的开端之战,是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国家战略遏制,是战略博弈,更是制度竞争。贸易战可能只是序幕,不排除后续的金融战、资源战。
未来可能存在阶段性转机,例如美国股市变化、习特会等事件影响,但无法回归到贸易战之前的中美关系状态。
针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程国强先生认为,短期内通过比价关系作用,采用区域替代、产品替代、技术替代的方式来解决部分短期影响,
长期来看,如果中美贸易冲突常态化,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国的种植结构将会调整,同时南美、黑海市场也将随之变化。
涂长明先生,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集团油脂贸易总监,同时还担任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涂长明先生做了题目为《中国粮油发展战略的探讨》的演讲,从整体产业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粮油行业将来的发展之路,指出:
行业要有大国粮油战略定位和胸怀;中国的粮油产业需要打造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建立多元化的粮油储备体系,粮油行业需要进一步的开拓原材料供应渠道;推动构建“一带一路”农业共同体等诸多行业发展问题。
陈涛先生,全球四大粮商之一路易达孚(中国)董事长。2005年路易达孚(中国)成为第一家商务部批准的全外资子公司,陈涛出任董事长至今。
陈涛先生做了题目为《农产品长期结构性趋势》的演讲,指出:
中国的需求增长是持续的过程,并且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数量基础,但中国的土地资源供应是相对有限的,很多农产品都存在长期结构性的缺口,
长周期角度看涨国内农产品市场,但同时需要掌握节奏型变化。
陈涛先生对大豆、玉米、棉花的的平衡表和供需变化也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马塞洛马丁先生在演讲中提及:
中国1-3月的大豆供应会紧缺;巴西库存逐渐收紧,并可能产生期末零库存的状态,使得巴西在10-12月的出口能力非常有限。
1-3月阿根廷还有一定数量的大豆原料供应中国,大约有370万吨大豆可以供给中国市场。受到物流限制,加拿大9-1月能够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在350万吨以内。
此外,巴西、阿根廷会在本季扩种大豆,巴西会增加更多的早熟品种的面积。
论坛下半场,业内专家们分别对国际国内蛋白、油脂、玉米市场发表了主旨演讲和论坛阐述。
陈贝儿先生 美国RJO经纪公司资深副总裁,在国际期货与交易领域具有二十年以上的丰富经验。
曹智先生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处处长,高级经济师,农业部油料和玉米产业体系专家组专家。
陈梦慈女士 2010年起在嘉吉粮油担任豆粕交易员,2014年起担任高级油脂交易员,现任嘉吉粮油中国油脂交易总监。
论坛嘉宾还包括 浙江和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霁原先生、麦格理集团摩麟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陈岩先生
讨论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玉米长期结构性缺口已经成为共识,但市场短期内临储还有很大存量,中长期看涨,但市场已经形成了近低远高的市场结构,阶段节奏性的把握是交易的重点;
中国近期的蛋白供应取决于中美贸易战的发展态势,如果贸易战持续,明年年初的蛋白供应将受到影响;
美国农民更愿意储存大豆,在销售一定数量仓储压力减轻的情况下,美国会储存最大限度的大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种子技术的发展是近年来供应大豆产量的核心因素,使得单产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并维持高产水平;
巴西未来几个月的种植、生长、早期收割,甚至是物流都极为重要,将主导现货、套利和期货市场;巴西供应紧张,并且已经停报豆粕价格;
中国未来几个月需要采购更多的黑海葵花粕、加拿大菜粕和有可能的阿根廷大豆和豆粕来缓解供给压力;中国大豆和豆粕库存将在本月产生拐点,在目前的条件下看好基差走势;
油脂市场近期压力主要是巨大的豆油库存和东南亚棕榈油产量季节性恢复和库存压力;
但油脂市场呈现底部徘徊状态,菜籽产量不及预期、石油与植物油比价高位、中国维持三年的储备菜油供应消失、阿根廷大豆减产、压榨减少豆油供应降低等因素正在发酵。
“西湖来客”第二届中国粮油产业论坛承蒙粮油、投资、期货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论坛对中国粮油产业未来发展、中美贸易战环境下行业和市场变局等重要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