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国伟 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前瞻性与队列研究表明,加工红肉与红肉的摄入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肉类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加工对其蛋白质、氨基酸氧化可能是重要诱因。乐国伟教授研究发现,动、植物蛋白在氨基酸组成不同,限制膳食中特殊氨基酸摄入,可以调节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代谢;哺乳动物能够感受细胞内外氨基酸饥饿与应激等多种信号分子,通过改变甲状腺功能,调节能量代谢,改善机体脂代谢、葡萄糖稳态,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降低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食物的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李华斌 教授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
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李华斌教授评价了超过800 种食物和药用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很大。已发现了几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的食物和药用植物,它们可用于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的防治,也可被开发为功能食品。此外,李华斌教授评价了大约150 种食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某些食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作预防癌症的膳食补充剂。
花色苷的功能活性研究及产品开发
白卫滨 教授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暨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杂志客座主编
白卫滨教授通过利用β -环糊精和壳聚糖的复合体系包载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以提高其物理稳定性,研究发现包被后形成纳米化的花色苷颗粒对改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效果比非纳米花色苷更为有效。总之,花色苷在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原料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还需明确不同疾病的干预机制并提高其稳定性,才能够加快花色苷功能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多组学视角下的精准营养——麦胚球蛋白组学分析及其对肠道微生物区系
的影响
黄继红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科谱特医药科技研究院院长
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生命科学中心主任
麦胚被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黄继红教授研究发现,麦胚球蛋白是麦胚中一类盐溶性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可作为一类植物源的免疫调节剂。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用于麦胚球蛋白的组成分析、功能域预测;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研究麦胚球蛋白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尿石素A通过调节微小RNA-33以及AMPK/ERK/SREBP1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
夏效东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系系主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杨凌)副主任
夏效东教授旨在探索尿石素A是否能促进ox-LDL诱导产生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外流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尿石素A能通过促进胆固醇外流显着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同时尿石素A促进ERK1/2、p-ERK1/2、 SREBP1等蛋白的表达,抑制AMPK蛋白后尿石素A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相对于对照组,尿石素A使miRNA33的转录表达减少60%,加入pre-miR-33 和anti-miRNA-33分别减弱和增强尿石素A的促进胆固醇外流的效应。
血糖调控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历水 高级工程师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技术总监
陈历水高级工程师综述了血糖调控食品的市场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血糖调控功能食品原料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中粮正在开展的一些血糖调控相关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与成果进行介绍,以期为血糖调控食品研究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
高尔基体与溶酶体接触位点的揭示及其对细胞内营养调控中枢mTORC1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郝飞克 高级工程师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工程研究发展部
郝飞克高级工程师研究发现,Rheb蛋白大量聚集于细胞核周区域,与高尔基体标志蛋白GM130高度共定位,证实Rheb蛋白定位于高尔基体而非溶酶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向细胞内外源性导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Rheb(green fluoresencent protein-Rheb,GFP-Rheb)蛋白并通过向其添加高尔基体定位序列将其持续定位于高尔基体时,mTORC1可以被激活;与之相应,通过干扰细胞内源性mTORC1的溶酶体定位,并人工将其持续定位于高尔基体时,mTORC1仍可被激活。
L -茶氨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保护热应激反应的机理研究
王一君 副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热应激通常会影响器官的功能并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急性期反应的发生。严重的高温也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败,急性期反应的失调可能导致热应激,最后进展为中暑。茶氨酸是茶树中发现的一种独特的非蛋白质氨基酸,被报道具有对抗逆境及生理保护作用,但茶氨酸是否对热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王一君副教授基于动物模型研究了L -茶氨酸对热应激引起的肝损伤和热休克反应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体内机制。
洋葱牛肉汤中槲皮素衍生物8-CEPQ的抗结肠癌机制
赵月亮 副教授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槲皮素是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结肠癌活性。赵月亮副教授前期研究发现,在美拉德反应化学模型体系中,槲皮素可有效抑制杂环胺PhIP的形成,本身转化成为槲皮素-苯乙醛的加合物8-CEPQ。赵月亮副教授验证了8-CEPQ 在真实食品体系洋葱牛肉汤中的形成,并比较了槲皮素和8-CEPQ 的抗结肠癌活性及机制。
EGCG改变胆酸平衡降低脂质吸收缓解代谢异常和脂肪肝发生的研究
黄进宝 副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已有研究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酚(tea pd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能够改善高脂诱导的代谢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以高脂西方式饮食诱导的C57BL/6J雄性小鼠为模型,黄进宝副教授主要考察了EGCG对动物胆酸平衡和脂质代谢影响的时间效应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