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特医食品研发中心 主任
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获营养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期间主要从事食物成分工作。2007年到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食源肽的营养功能评价与应用研究,对多种食物来源的蛋白肽如海洋鱼皮胶原肽、玉米肽、小麦肽、豌豆肽等的营养价值与功能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等多个食源肽相关研究项目,参加完成的“食源性低聚肽研发体系与产业化”项目,获201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加完成“酶膜耦合降解蛋白质制备食源性低聚肽工业化关键集成技术”项目,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12年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与“我国食物资源营养分析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获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与完成了“食物营养评价应用载体研究”工作,获2008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着有《走肽时代》、《功能肽知识百问百答》、《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参与编译《国际食品法典》、《微量营养素食物强化指南》等着作。申请并获授权的发明专利二十余项。
报告题目
不同食源肽的营养靶向性及其应用前景
摘 要
一直以来,在营养学的应用方面都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总氮含量,再乘以一个转换系数来推算食物蛋白质含量;也常常简单地使用食物中所含8 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来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由此将蛋白质分为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和不完全蛋白3 类。而对于特定食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于特定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构成的应用研究不足,二是由于对人体消化不同食物蛋白质的能力方面的差异缺乏必要的研究。
随着对不同食源性低聚肽研究的深入,从氨基酸构成到优势氨基酸的认识、再到特征性肽段的分析鉴定以及某些特定生理调节功能的发现,证实一些食源性低聚肽作为预消化的氮源营养物质,具有明显的营养靶向性,如玉米低聚肽对于肝组织、小麦低聚肽对于胃肠黏膜组织、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对于皮肤组织等等。这为使用不同食源性低聚肽开发针对特殊疾病人群的高效营养食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