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上由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陈洪渊,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新荣,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兰群,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龙亿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逯乐慧、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南京大学教授夏兴华、湖南大学教授张晓兵分别带来了精彩报告。
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 陈洪渊
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带了题为《分析化学迈入新时代》的报告。陈洪渊引用“IUPAC ICAS”91学术会议主席的一句话“未来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大大取决于人类在各种信息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和健康领域中科学和技术上取得的进步。而解决这些领域中问题的关键因将是分析科学。”陈洪渊讲到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理论的高度统一。预计到2050年将到达20000门学科。分析化学进入新时代,从物质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的测量,包括各种物理力场的作用和化学反应(含生物反应),包括大至天体宇宙,小至细胞,分子间作用归根到底,不外乎电荷迁移,能量转换,物质输运等几种最基本运动及其相互作用。
陈洪渊接着讲到,以创新迎接分析化学的时代已到来,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实现创新受许多因素影响,但本质上的创新源头在于研究者的内在思想。最后陈洪渊发布了学部通信的寄语: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勇于攀登,严谨求实为开创新之首;心系祖国,团结协同,激励奋进,志在奉献,为付诸行动之根。愿为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同仁共勉奋斗!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张新荣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新荣带来了题为《质谱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研究》的报告。张新荣讲到仪器装置的设计与搭建包括液流系统、细胞裂解及点喷雾离子化系统和质谱检测系统。并通过案例介绍:不同质量分析器对细胞分型的影响、四种乳腺癌细胞的分型结果、正常细胞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磷脂组学分析等充分说明质谱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的重要性和易推广性。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毛兰群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兰群带来了题为《活体电分析化学》的报告。毛兰群讲到,化学物质在脑功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物质包括胆碱类、儿茶酚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类和参与神经传递的神经调质等。并且介绍了近些年来致力于在活动物层次获取脑神经过程化学信号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注重利用微电极原理和活体微透析技术,发展活体原位和活体在线电化学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探索了脑神经生理病理过程(如学习记忆、脑缺血、耳鸣)的化学机制。最后从三方面向大家汇报了的研究进展:1.活体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2.活体电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3.方法的生理学应用。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李景虹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带来了题为《单体电化学:从单分子、单粒子到单细胞分析化学》的报告。李景虹讲到,单体电化学(Single entity electrochemistry)为认识纳米尺度的电化学过程提供了新途径,为理解复杂体系的电化学过程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单体电化学涉及主题广泛,例如涵盖从电催化、功能材料性能,到生物分析(如单细胞研究、纳米孔核酸测序)等诸多领域。在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理论方面,该领域存在大量的挑战。阐述了如何实现检测与分析低量级(pA -fA)瞬时电流,及大规模的数据集;对单实体电化学实验的解释不能再采用传统的传质和反应活性的连续体模型,而要力求在纳米尺度对界面性质(电荷密度、双电层、结构、组成、缺陷等)进行更加透彻的描述。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龙亿涛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龙亿涛带来了题为《 纳米孔道限域传感分析》的报告。龙亿涛讲到,生物纳米孔道是单个特定蛋白在磷脂双层膜自发翻转卷曲形成的单分子界面,利用电化学手段将溶液中的待测分子限域在纳米尺寸孔道内,通过实时记录穿孔过程单个分子与孔界面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离子电流信号,实现无需分子特殊标记的单个分子行为信息的解读。龙亿涛接着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高带宽、超低电流的电化学纳米光电检测系统,研究了单个分子的尺寸效应,电荷效应和基团效应对相关过孔机制的影响,实现了对单分子界面实时识别的精准调控;在新型孔道蛋白Aerolysin上达到了对复杂体系仅有单个核苷酸差异DNA分子的超灵敏识别 :揭示了核酸外切酶“步步降解”单链DNA过程的机制,在DNA分析、蛋白质测序及单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案例。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宇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带来了题为《纳米生物效应及其化学生物分析方法》的报告。赵宇亮讲到用ICP-MS技术分析溶液中单细胞降低成本,提高检出限。新的质谱分析模式包含碰撞池技术,提高信噪比;新进样系统,提高进样效率。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逯乐慧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逯乐慧带来了提为《聚多巴胺黑色素为载体的纳米探针》的报告。逯乐慧讲到,聚多巴胺黑色素广泛分布在人体的毛发、皮肤、肝脏、脾脏等器官中,主要起到防止紫外线伤害、保护内脏 、保温等作用。黑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同时在体内能有效被黑色素酶降解。此项研究是以内源性生物物质真黑素聚多巴胺作为纳米探针的载体,探索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纳米探针在体外、体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蒋兴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带来了题为《结合微流控芯片和纳米技术提高生化分析的效率》的报告。蒋兴宇讲到,纳米技术和微流控芯片都是在分析化学广为使用的新兴技术。并举例微流控芯片可以精确操纵液体,也可以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还可以用于一些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例如用于载药的复合纳米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纳米材料在生化分析也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最后说明微流芯片和纳米技术的结合将会在生化分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南京大学教授 夏兴华
南京大学教授夏兴华带来了题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光电分析方法》的报告。夏兴华讲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是纳米结构表面自由电子随能量匹配的入射光而发生集体震荡的一种现象,在纳米结构表面产生增强的电磁场,能显着增强相邻分子的荧光、拉曼、红外等信号。并列举利用LSPR特性构建高性能的光电生化分析方法,包括:1.单粒子LSPR生物分析方法:利用单个金纳米粒子的LSPR效应构建了生物分子识别、酶催化反应及生物分析以及微区pH检测的分析方法;2.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生物分析方法:利用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红外光谱特性,构建了全反射红外增强生物分析系统,可实现fm级蛋白质分析,利用该技术研究了蛋白质在金纳米界面上的组装、免疫反应动力学与机制,揭示了cyt c 在界面的定向与直接电子转移的关系,发现cyt c分子中卟啉平面与电极表面平行时才能发生有效的电子转移新机制;3.增强电化学:利用LSPR产生的热电荷增强纳米结构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构建了灵敏的光电电化学传感器。
湖南大学教授 张晓兵
湖南大学教授张晓兵带来了题为《高性能荧光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的报告。张晓兵讲到,基于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能够实现时空分辨成像、对活细胞和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已成为监测细胞内生物分子的强有力研究工具。传统的基于单个荧光发射改变的荧光探针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基于双发射改变的比率型探针具有自校正功能,可消除上述干扰。
张晓兵接下来介绍开发了一系列双光子及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及组织成像深度。针对经典水溶性探针易扩散而导致分辨率降低的缺陷,利用具有分子内质子转移性质的HPQ化合物开发了固态发光荧光成像探针,用于蛋白水解酶、碱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检测及原位成像研究成果。为了解决膜穿透性问题,研发出将功能核酸与新型纳米材料结合的特点,发展了一系列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荧光纳米探针,实现了细胞内生物分子荧光成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