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副所长
丁甜,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青年学者,现任浙江大学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现为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ASM)会员、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现担任《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和《Journal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编委,《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Microb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非热杀菌、预测微生物和风险评估。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资助;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 项,校教学成果奖2 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报告题目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机制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作为一项新兴非热杀菌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绿色、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食品杀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低温等离子体是通过部分或完全气体电离而生成的,其产生的紫外线、带电粒子和自由基成分能作用于微生物细胞产生一系列复杂反应,从而导致微生物失活。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不同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和其诱导微生物生理状态的变化,从细胞外部形态变化、细胞膜完整性、胞内活性氧水平、酯酶活性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机制和作用靶点;通过模拟主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压力因素(如温度、pH值、渗透压)对微生物进行前处理,调查处理后微生物对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场的耐受性变化,初步揭示低温等离子体相关的交叉应激机制。此外,将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果汁、乳制品、水产等食品杀菌与保鲜研究中,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体在不同食品基质中具有良好的杀菌和保鲜效果,未来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