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稻’路”。4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发起,三亚市政府联合10多家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当天来自12个国家的600余名专家学者、种业米业企业代表齐聚三亚,共商水稻育种研发,共推水稻应用技术,共享水稻发展成果。
此次论坛秉承“南繁种世界源,中国稻世界粮”的宗旨,以“新时代,新‘稻’路”为主题,围绕 “乡村振兴与水稻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与水稻产业发展” 两大内容,创新性地打造了院士论稻、企业家论稻、水稻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水稻全球化发展论坛、稻米精深加工论坛。通过行业人士的交流探讨,进一步提升水稻产学研结合,为三亚打造“世界的南繁基地”贡献智慧,促进中国水稻走出去以及水稻全球化发展。
当天上午,四川西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中米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稻都投资经营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分别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达成合作,通过成立“三亚稻米交易所”,落户直营仓等,加强南繁产业落地,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渐打通水稻全产业链,延伸三亚南繁产业链条。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论坛上论“稻”
袁隆平表示,近年来,在全国水稻战线上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水稻事业向前推进,育种技术不断创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品种,水稻产量不断取得新突破。当前世界水稻每公顷均产仅3.9吨,我国杂交水稻每公顷均产达7.5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三亚已不仅仅是中国的南繁基地,更是世界的南繁基地。南繁种,世界源,三亚这片沃土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良品种,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水稻的发展。
三亚将打造“稻米交易所”,落户直营仓
据悉,60余年的发展,三亚南繁已然成为中国种业的硅谷。据不完全统计,南繁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亿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累计增收稻谷4.5亿吨,相当于增加收入1.08万亿元。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约4.7万吨,占全国种子出口量95%以上,而杂交稻育制种研究100%经过南繁。(史林)